巧克力的生產與應用

巧克力的生產與應用

    經歷了工業化發展的過程,現代巧克力有了標準的製作流程,在這個流程中,各品牌巧克力無不費盡巧思,採用不同比例、不同豆種的可可去製作屬於自己口味與風格的巧克力,並在發酵與烘培的流程中發掘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巧克力密碼,並透過各種添加物搭配,巧克力自始開始有了多元的風貌。
    一般來說,巧克力的製作流程包含了幾個步驟:
ㄧ、發酵
    可可果剖開後,白色的果肉含有糖分,在酵母菌的作用下會自然發酵,果肉與種子也會自然分離,這個最初始的發酵過程,對豆子的口味與品質有著決定性的影響,發酵過後的種子始可稱為「可可豆」。
二、乾燥
    可可豆發酵完,必須經過乾燥手續,以便於裝袋進行後續的加工處理。乾燥的方式有兩種,一為陽光曝曬,二為乾燥機烘乾,在乾燥的過程中,可可豆的口味特性也會被穩定下來。
三、烘培
    如同咖啡一般,這個過程對可可豆的品質也有著關鍵性的影響,烘培的用意一方面降低豆子的含水量,一方面使豆仁與外模分離,烘培的溫度、時間與技巧,影響著可可的口感與用途。
四、混豆
    不同豆種、不同產區與不同烘培方式的可可豆,經過去殼後,經由各品牌巧克力口味設計師,混合一個獨一無二的比例,讓自己的巧克力擁有與眾不同的氣味。
五、研磨
    早期的研磨是在半弧形石版上,底部加熱,手持石棒桿磨,做出來的巧克力含脂量高,口味較為粗澀,但在工業化之後這個過程已被機器取代,而且在Van Houten發明水壓機之後,加入了一道處理手續讓巧克力更加精緻化並發展更多元用途,這道手續就是利用高壓將可可分瀝成可可脂與可可糊,塊狀的可可糊磨成粉即為烘培用的100%可可粉,加上鹼化處理就成為即溶巧克力;而可可脂,不僅可製作白巧克力,也應用在唇膏等化妝品產業。我們也可由此看出可可的經濟價值。
六、攪拌
    經過研磨後,重新合成一定比例的可可脂與可可糊,並添加糖、奶粉、香料…等其他配方,進行長時間細緻化的攪拌,就成了巧克力基本的味道,這個過程也產生巧克力的基本分類,例如可可糊是巧克力苦味和顏色的基本來源,去除可可糊單用可可脂製作,即成為不含苦味與巧克力色的「白巧克力」;可可糊含量比例超過50%,即為苦味較濃的「黑巧克力」,加入濃縮牛奶即為口味較溫和的「牛奶巧克力」。
七、入模成型
    入模也是巧克力的最後一個步驟,過程中需要不斷搖晃避免形成氣泡,待巧克力冷卻脫模,經過鋁箔包裝隔熱處理後,就是我們吃到的巧克力囉。